近來流行教小朋友要有同理心,但其實家長同樣需要用同理心和孩子溝通。小朋友年幼的時候,父母講什麼多數都會跟從,但這方法對成長中的孩子和青少年則未必可行,亦不是我想要的。現在面對家中一位快preteen和一位初小的孩子,我更加有意識地以同理心和小朋友溝通。
✘ 怪責和質問 <> ✓ 了解並同理心情和情形:
情形:升小一後,孩子自理能力仍然極低,經常忘記帶各物件回校或回家,功課總是到晚飯後仍未做完。不論前一晚提醒、寫紙寫手冊提醒,都沒有用。
同理:先用同理心告訴他我了解他升小學遇到的挑戰,由半日班升到全日班,每天餘暇時間少了但功課卻比以往多且深。欣賞他在各方面的成長。讚賞他努力嘗試和進步的地方,然後引導他一起嘗試想出改善方法。
孩子回應:如果被責罵一定會大叫大吵。但聽到我了解他的難處,他會靜下來,可以一同研究改善的方法。
結果:尚未成功,仍在努力中,亦會有嚴厲訓話的時候,但小朋友表示明白我為什麼有時會這麼嚴厲。同時我都會盡量嘗試讓小朋友明白為什麼要改善他的自理能力。但我相信小朋友會學習到解難的方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