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27, 2025

第一次逛書展

作為半個書蟲,卻從來未去過書展。聽聞今年書展人數是多年來低點,見到同學的戰利品照片,都躍躍欲去。 雖然在書展前幾天陸續買了三套中英文叢書,但最後仍是抵受不住誘惑,奉獻出第一次書展,買了超級書迷入場券,有藉口分別三次入場,還約了同學仔一同逛書展。最後收穫對我而言,非常豐富。
  • 中文補充練習及作文工具書:一早已經知道書展會有大量補充練習攤檔,但親身在場也覺得很震撼。選購了數本中文閱讀理解和作文相關書。
  • 英文小說類:小朋友挑選了幾本,主力新出、圖書館借不到的圖書。也有一些因為和朋友一同逛而買下的書。
  • 中文小說類:力攻一些小朋友喜歡兒圖書館借不到的。在「讀書人書店」的店員推介之下買了一堆;同行同學也推介了幾本大人和高小學生都適合的翻譯小說。
  • 非小說/參考書:雖然圖書館也會有兒童參考書及百科全書可供借閱,家中也已有一些,但百科全書及主題參考書也是值得入手,讓孩子閑時多多翻閱的。其中買了一本Britannica 大英百科全書出版的,還買了一些孩子有興趣的主題。
那我將來還會不會去書展呢?我相信會,事前要訂一些目標書籍和書店,集中找一些圖書館借不到,值得返閱的書。但重點是需要一張免排隊、可重複入場、及可攜同小學生一起免排隊的券。

Monday, July 14, 2025

成績小躍進 Report Card

收到下學期成績表,初小小朋友中文進步而英文保持。我問小朋友覺得為什麼中文成績有進步?他首先自滿地回答說:「我不只是進步,而是做得很好。」然後表示是因為這半年來努力每星期閱讀中文圖書,用心做中文功課,多運用好詞佳句。而他在早前亦跟我說他最喜歡中文科(但不喜歡英文科)。

回想大女一向屬於「英強中弱」,英文從來不用溫書,而中文卻拉牛上樹,有心無力。很明顯,是因為從幼稚園開始大量閱讀英文故事書;卻到了小三才開始增加閱讀中文閱讀量。

兩位小朋友的經驗明顯地告訴我,閱讀和成績有直接關係(至少在某個範圍之內)。當然閱讀時的心態、閱讀的方法,還有其他因素也會影響到成績。不過無論如何,受到中文進步的鼓舞,小兒興致勃勃要多閱讀,我正中下懷,要順水推舟!希望大女見到亦能夠明白,趁暑假多多閱讀。


Sunday, July 6, 2025

令人絞盡腦汁的作文

雖然很愛閱讀,但我的作文成績一向平平,幸好作文只是語文科其中一部份,而我語文成績沒有比作文拖累。不過我一直沒有掌握作文的竅門,亦不懂教孩子作文。 通過小朋友上過的中/英作文課以及一些寫作教學書,我亦(似乎)學到一些基本的作文要訣和元素。 至少在小學階段,其中一些重要元素便是五感、修辭手法、好詞佳句。 閱讀的時候會間中提出作者用到的修辭手法好詞佳句和小朋友一同欣賞。例如Harry Potter中用到 “Harry was happy. He felt as though a large balloon was swelling inside him.”。 然後我發覺原來自己日常生活並不常用到這些好似佳句、四字詞語、修辭手法。為了幫助孩子,我開始嘗試在日常生活多用這些元素。小兒喜歡狂奔,我便說他「像一枝箭似的跑了去」;吃到美味的食物時,便和孩子一同想想有什麼方法去描述或比喻食物的味道和感覺;他提到「流口水」,我便乘機教他「垂涎三尺」。週末活動後回家,便和孩子觀察我們疲倦時原來是會「拖着疲累的身軀」/"dragging like a snail/ like a drained battery".... 雖然原意是想將思考感受和比喻變成有趣的遊戲和孩子生活的一部份。務求小朋友寫作的時候不用絞盡腦汁,也不用背好詞好句,便可以自然用到這些比喻或四字詞。但我發覺這樣做之後,閱讀的時候對各種好詞佳句修辭手法亦都更加敏感,自己都更能感受生活。

你認為呢? What do you th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