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9, 2025

最後的告別 See You, not Farewell

 這段時間,孩子問了很多關於疾病和死亡的問題,有部份我也用繪本故事嘗試解答。慶幸孩子成長中遇到一位非常注重生命教育的自然課老師。他介紹了很多生死教育主題的繪本給大家,還分享了相關的故事錄音給小朋友可以隨時聽。繪本雖然在圖書館歸類於兒童圖書,但除了小朋友之外,這些繪本故事也能幫助我梳理情緒,反思生命。

以下分享其中一些老師介紹的,和生死教育相關的繪本:

  • 《先左腳,再右腳》是一半講中風和康復的繪本,給小朋友勇氣和方法去面對、了解、幫助患病的長者。我很喜歡這本書中以爺爺中風之後照孫兒角色互換講述一老一幼之間的聯繫。一家人之中竟然是最年幼的孫兒最了解和最能幫助患病的爺爺,令人心頭溫暖。
  • 《爺爺的天堂筆記》是吉竹伸介關於天堂的幻想。沒有人能確切地說出死後的世界是如何。這本充滿幻想和幽默的書可以讓我們發出會心微笑。
  • 木棉樹出版的《最後的告別》通過小老虎參加了爸爸的喪禮,幫大小讀者梳理情緒。最特別的是故事是發生在香港的背景、中式的喪禮儀式。如果要在香港參加喪禮,這本書能夠給孩子一些心理準備。
  • 《雲上的阿里》故事中離世的阿里是孩子。孩子在天上看着媽媽,萬般不捨。他的情緒在故事中漸漸轉變,最後他們靠着互相間的愛向前看。故事用很不同的角度講思念、回憶與放手,對媽媽和孩子的心理描述很細緻感人,令我對故事留下深刻的印象。
  • 《天國的爸爸》中分享了孩子在爸爸死後的心聲,當中很多念頭我和你可能都有過。通過回憶以往生活中的小點滴,在無盡的思想念中見到爸爸和孩子間的愛。在主角希望當日更珍惜和爸爸一起的時光的同時,作者也希望讀者能夠珍惜眼前的家人朋友。
  • 《想念,不再傷心》愛犬離世令狐狸非常憤怒,他自暴自棄,肆意破壞和小狗一起打理的花園。在一片頹垣敗瓦中如何走悲痛和失去、最後怎樣令自己重新投入生活?
  • 《山姆和瓦森:生命的四季》通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四季循環,向孩子表達「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人和植物一樣,肉體離開後靈魂還在,留下智慧傳承和「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愛。
  • 《Love you forever》極催淚的故事。在孩子成長的同時,父母漸漸老去。故事提醒我要珍惜眼前,不知孩子讀完這本故事書有什麼感受和想法?
還有以下這些生命教育繪本,有機會再加上感想/短介紹。

  •  Elin Kelsey的《最後的告別》分享動物如何面對死亡,表達人的死亡也是大自然的定律。
  • 《害怕受傷的心》
  • 《親愛的爺爺:陪伴孩子了解失智症》
  • 《獾的禮物》
  • 《媽媽 死亡是什麼》
  • 《忍者學校 - 活著最重要的事》

天堂筆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你認為呢? What do you think?